编者按:生命如果没有记忆,就会有很多空白; 一座城市如果没有记忆,就会留下太多遗憾。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深入调整,冒着白烟的烟囱和隆隆作响的机器越来越成为人们的记忆。 一座城市的工业记忆,不仅承载着一个时代的工业发展史,也承载着许多人的光荣、梦想、追求……这些工业遗存昆明钢结构建筑,更像是一本历史书,记录着人生的沧桑与变迁。这座城市最生动的记忆。 延续城市血脉的活生生的部分。
100年来,昆明的工业项目在我国工业史上留下了绚丽多彩的印记。 今后,我们将聚焦昆明工业印记,回顾辉煌过去,审视当下发展创新,开启未来新篇章。
滇越铁路百年纪念。
工业文明是城市发展的根源和灵魂。
一条时间线连接了两个世纪。 年初,工业项目逐步竣工昆明钢结构建筑,改写了百年历史。 1910年,昆明开设自己的商港。 同年,滇越铁路建成通车。 这是中国第一条国际铁路,也是西南地区第一条铁路。 被誉为世界第三大工程,可与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相媲美; 1912年2016年,距世界第一座水电站建成30年后,在昆明建成的石龙坝水电站不仅是中国第一座水电站,还创造了中国水电建设史上的六个“第一”; 1936年建成的国有水电站298厂是中国第一家光学仪器厂,被誉为中国光学工业的摇篮和故乡。 第51兵器厂于1941年正式成立,其研制的许多轻武器在中国轻武器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第一的”。
时光的尽头,见证昆明发展的“老物件”向世人诉说着时代的沧桑。 全长854公里的小米铁轨上,隐约可见工人们克服小路运输困难修建铁路的情景; 在石龙坝水电站,工人们不顾日本轰炸机随时投弹的危险,继续为军工生产企业提供电力的精神令人着迷。 陷入沉思; 国营298厂窑洞深处,“建窑洞是长远之计”的口号在盛世重现。
可以说,滇越铁路、石龙坝水电站、国营298厂不仅是中国的工业遗产,也是昆明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见证者。 它们所蕴含的文化和精神价值启发着我们。 不畏困难,勇往直前。
中国第一条铁路绽放
“世界上有一朵美丽的花,它是青春的美丽;它从坚硬的骨头中绽放,滴血染红它……”2017年,随着电影《青春》的上映,电影中的滇越铁路沿线地猛子碧色寨迎来了一波“打卡”潮。 沿着一米宽的轨距、蜿蜒的铁路线,那段辉煌壮丽的历史再次被展现出来。
“云南十八怪人,火车没有汽车快。” 这首流传至今的民歌描述的是滇越铁路。 滇越铁路是中国最早修建的铁路之一,全长854公里,分南北两段。 南段在越南境内,称为越段。 它起自中越边境的老街市,经首都河内至海防市,全长394公里。 1901年动工,1903年竣工。北段在中国境内,从老街市出发,跨过红河铁路桥,进入云南省河口县,经碧色寨至昆明。 简称云南段(又称昆明河铁路)。 正线线路全长464.567公里,设车站34座。 其中,河口至昆明直线距离不足300公里,而滇越铁路全长465公里。 该段铁路起于海拔76.4米的河口站,至海拔1900米的昆明北站,海拔落差1823.6米。
百年沧桑。
地形复杂、先进设备匮乏,使得滇越铁路建设过程困难重重。 在滇南气候湿热、鼠疫频繁爆发的情况下,工人们使用简陋的工具日夜辛苦劳作,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以人字桥的建设为例。 铁路线上的人字桥没有支撑架,全部采用钢板、槽钢、角钢和铆钉连接。 所使用的数百吨钢铁部件全部是法国制造的。 运到中国后,中国工人将它们一节一节地抬上山。 因此,要求单块材料的重量不超过100公斤,长度不超过2.5米。 它是在建筑工地组装的。 。 其中,用于拉桥建桥的两条铁链长355米,重5000多公斤,需要工人扛在肩上。 当时,200多人排成数百米长的队列,就像一条巨龙在崎岖的道路上缓缓爬行。 花了三天时间才运到工地。
滇越铁路信息图。
“一颗钉子带来一滴血,每个沉睡者带来一条生命。” 市场上流传的这句话就体现了这个过程的难度。 最终,这座人字桥耗时20个月零26天建成。 它以其精美的设计和可靠的质量屹立于今天。 所采用的钢结构成为当时世界顶尖技术。
抗战时期,滇越铁路成为日军空袭的目标。 1939年12月底,日本军机开始轰炸和破坏滇越铁路沿线和昆明等城市的设施。 工人们也及时对铁路进行抢修。 为了阻止日军沿线入侵,中国炸毁了中越交界河口铁路桥的中方桥墩和桥梁,并拆除了河口至碧色寨全长117公里的铁路轨道。 二战结束后,中法于1946年2月28日签订《新中法条约》,废除了《滇越铁路宪章》,中国赎回了铁路云南段的全部所有权。 1957年至1958年,在经济基础十分薄弱的困难时期,中国政府动员当时的中国铁路部队南下,恢复被战火破坏的117公里的滇越铁路南段17年了。 滇越铁路开启新时代。 新生。
滇越铁路的首站是碧色寨站。
如今的滇越铁路,河口至昆明的客运早已停运,但货运线路仍在发挥余热。 2017年12月18日,中亚(开远—海防)国际货运班列缓缓从红河州开远站出发,载着496吨化肥,通过米轨一路运往越南海防。 与此同时,一列满载496吨进口硫磺的班列也从海防驶往开原。 目前,米尺更多用于观光。 建水古城观光小火车旅游项目已成为红河旅游新地标,每年吸引数十万游客。 蒙自市碧色寨老火车站、法式建筑与云南东南红土的“混搭”,吸引了电影《青春》、《精彩西东》相继拍摄,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一波又一波的游客前来“打卡”。 现代铁路工业遗产逐渐演变成铁轨上的流动博物馆,成为令人难忘的城市记忆。
百年水电站开创工业进程
“现在我们来到石龙坝水电博物馆,里面记录了水电站建设的所有细节。如今的石龙坝水电站不仅保持着正常发电,而且还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革命遗址,国家级工业遗产、云南省科普教育基地。” 现任石龙坝党支部书记范永胜在每年接待数以万计的游客的滇池出海口螳螂江边重复着这句话。
创造了中国水电建设史上“六个第一”的石龙坝水电站,不仅是中国工业百年发展的见证者和先锋,也体现了云南人民的开拓进取精神。
“中国第一水电站”纪念碑。
20世纪初,法国侵略势力进入云南并大肆扩张,企图掠夺云南资源。 昆明至越南海防的滇越铁路建成后,看到海口镇的螳螂河有自然地形形成的水滴,以及靠近昆明主城的有利地理位置,法国以电力为借口开通铁路。 1908年与清朝滇政府谈判,强迫其在滇池出水口的螳螂江上游修建水电站。
“法国试图涉足云南水电资源,引起了各界爱国人士的反对,他们正计划建设自己的水电站。” 用范永胜的话说,一场以救国为目的的工业运动开始萌芽。 1910年7月,水电站正式开工建设。 公司从全国招募各类工程技术人才116名,支援水电站建设。 同时,经过多方考察,水电站最终通过德国商人利和公司高价采购了一台西门子生产的240千瓦水轮发电机。 随后,德国派出水利工程师毛斯蒂拉和电气工程师麦华德,骑着一匹瘦弱的“大理马”,背着保险箱,来到石龙坝勘察、设计、绘制图纸。
石龙坝水电站第一厂房。
运输过程中的困难为其未来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发电设备先从德国用船运至越南,再通过滇越铁路运至昆明。 随后,三百多人的运输队伍分成了三组。 小型装备由人们骑马携带和陆运。 大型设备被装载在大观楼的大木船上。 中型设备在德胜大桥装上小船,通过水路运往海口中滩、平地。 邮政。 落地后,设备被搬到滚动的原木上,由水牛拉动,由人用杠杆推动,通过荆棘小路运送到电站机房。 7公里的路程,运输耗时一个半月。
历时21个月,实际花费超过50万银元。 1912年5月28日,石龙坝水电站第一厂房建成发电,水流落差15米。 同时建成了当时我国最高的电压等级(23kV)和线路。 最长(34公里)的输变电线路。 世界第一座水电站建成30年后,昆明建成了中国第一座水电站,总容量480千瓦。 从此,昆明乃至全国的工业发展翻开了新的篇章。
运维人员正在工作。
随着水电站的发展,一个车间的发电能力已经不能满足工业市场的需求。 1923年,水电站进行了第一次扩建。 利用一车间尾水新建400米长引水渠,形成二级落差,建设二车间。 1926年3月7日,安装在第二车间的两台276千瓦发电机组投入生产。 自此,水电站改扩建工作正式启动。 经过七次改扩建,1950年,中央工业燃料部决定扩建第四车间,从瑞士购买了一台3000千瓦机组。 1954年12月,四车间1号机组投产发电。 1958年进行第七次扩建,四车间二号机组投产。 至此,石龙坝水电站四个厂房全部建设完毕,工作开展至今。
现在的石龙坝水电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石龙坝发电厂隶属于华电云南发电有限公司,共有4个车间,总装机容量约16万千瓦时/日,年发电量约1000万千瓦时。 走进石龙坝水电站,大门旁的雕塑、由弹坑改建的飞来池、陈列着众多设备工具的水电博物馆,记录了那个动荡的时代,在百年历史上留下了浓浓的印记。 。
国营298厂实现一代人的强军梦
在西山区海口街道,有一处已有近百年历史的溶洞。 长达116米的溶洞内,有显微镜、自熔玻璃等设备和工业原料。 这里是原国营298厂的生产厂址。 80多年前,这里是全国重要的光学产品生产和配套基地。 本月中旬,国营298厂原生产旧址被授予国家工业遗产,这个溶洞就是核心项目之一。
国营第298厂始建于1936年,1951年定名为中央兵器工业管理局第298厂,1953年更名为国营第298厂,沿用至今。 20世纪60年代,全厂工人一边生产一边挖山洞,花了10多年时间才挖出了一座纵横交错的“地下兵工厂”。
工厂视图。
工厂大门。
“为了建设好战备洞,我愿意抛头颅、洒热血。” 简单而响亮的口号在时间的长廊中回荡。 说起这段历史,云南北方光电仪器有限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员满怀热情,“溶洞的建设承载着一代人强军梦!”
光学玻璃是生产光学产品的基础。 玻璃经过高温熔炼后,即可完成后续的整形、抛光、镀膜等工序。 但长期以来,我国不具备光学玻璃冶炼的能力和基础。 1955年,国营298厂成立光学玻璃试制队,从熔炼气泡玻璃开始,自建熔炉进行熔炼。 试制成功后,为了将光学玻璃熔制从科研转向生产,工厂建立了年产12吨的光学玻璃熔制车间。 经过一年多的规划和调试,1957年,该车间成功熔炼了4个牌号、11个规格的3.8吨光学玻璃,结束了我国光学玻璃依赖进口的历史,为玻璃球罩、望远镜、滤光片、自产生产的光学仪器等产品提供国内原材料。
“洞穴建设是一个长期计划。”
中国光学历史博物馆一角。
旧光学设备——400升熔炼炉。
建设不负使命,生产不负托。 1956年1月,时任国防部长彭德怀、副部长兼兵器部部长王树声、国防部首席苏联顾问乌达洛夫到298厂视察。 视察时,彭德怀拿出志愿军从朝鲜战场缴获的枪支红外瞄准镜,要求工厂“造红外瞄准镜”,攀登技术前沿。
全厂迅速行动,到长春光机所、北京电子所等单位学习电真空成像技术,学习苏联相关材料、仪器、设备。 同时,对彭德怀委托的枪用红外瞄准镜样品进行了解剖分析,很快实现了红外可变管的技术突破。 1958年,298厂试制出合格的红外可变管。
一米空中测距仪。
单轴抛光机、玻璃切割机、雕刻机、万能工具铣床……在中国光学历史博物馆,这些进口工业设备都保存完好。 依靠这些设备,第一台望远镜和第一个瞄准镜诞生了; 建成我国第一条光学玻璃熔炼生产线,实现了光学材料“国产化”,开创了中国光学行业的先河。
记者手记
工业遗产不仅是一个时代更是一段记忆
在走进这些工业遗产地之前,我对昆明的工业并不了解。 也许很多人都和我一样,觉得昆明地处西南,科技不发达,在交通不便、人才匮乏的时代很难有所成就。 然而,与我想象的完全相反,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昆明的重工业在抗战时期迅速发展,轻工业日益繁荣,涌现出一大批成果。 谈起这些工业遗产,设备上斑驳的锈迹和建筑的复古色调让我恍惚回到了那个时代。
第一次来石龙坝时正值冬天。 由于气温较低,螳螂河上游水面飘出白烟。 第一车间的西门子240千瓦水力发电机组已经工作了100多年,仍能正常发电。 。 这台黑色的水力发电机组有点发白,手柄是抛光的。 看着眼前的景象,我可以想象工人们的工作场景。 在石龙坝水电博物馆,几块古老的石碑详细记录了水电站建设过程中的每一笔费用,列出了项目领导和工人的具体姓名。 虽然字迹已经模糊,但依然让人肃然起敬。
走进国营298厂的山洞,就像走进了一条漫长的隧道。 战争年代,我们要防御外敌入侵,要挖山洞,要加快生产。 可想而知这需要多大的毅力。 看着洞里展示的各种光学设备,了解这里的光学科技成果,我脑海中唯一浮现的一句话就是“世上无难事,只要有人愿意”。
正是这些老物件,让我们感受到了这段历史的伟大。 工业遗产是历史的记录者,承载着数百年的风风雨雨和沧桑。 他们时刻提醒我们,在享受现在的同时,不要忘记,正是前人的汗水和牺牲,才给我们带来了现在的美好生活。